椎間盤是位於脊椎之間的軟骨盤,它的主要功能是於脊骨活動時緩衝震盪力。
腰椎間盤突出的成因是什麼?
椎間盤內部(髓核)受壓時會令圓盤的外部(環面)向外伸展。過度壓力可能會拉傷盤面,刺激神經末梢並引起疼痛。這通常是由於長期負重如坐得太久、搬重物姿勢不當、脊骨內部肌肉虛弱而無法保護脊骨關節所致。其他因素如吸煙、髓核物質基因存在遺傳性變異亦會大大增加椎間盤突出的風險,因此,椎間盤突出並非是老年人的「專利」,年輕一族都有機會因以上原因產生椎間盤突出。
若圓盤突出至環面,即形成腰椎間盤突出症。如患上腰椎間盤突出症,患者可能會感到腰部疼痛,甚至引起脊椎神經根炎或俗稱坐骨神經痛。
坐骨神經痛的症狀
由臂部延至小腿或足部麻痺、痠痛、或會出現熱燙、針刺等異常的觸覺。若椎間盤的髓核突出嚴重的話可能會直接壓迫着附近的脊骨神經根,引致腿或腳部肌肉抽痛、不能發力等。
腰椎間盤突出的脊科治療
脊科治療有助糾正椎間盤突出問題,然後採用適當的脊骨矯正療程,包括脊骨牽引療法等,以舒緩椎間盤突出所引起的疼痛。在香港,脊醫會以多個方法治療椎間盤突出:
- 干擾電流治療 - 促進血液流動,幫助放鬆緊張的肌肉,加強椎間盤突出治療的成效。
- 超聲波治療 - 促進受傷位置的血液循環,修復受損組織,舒緩痛楚,有助治療椎間盤突出。
- 脊骨矯正 - 脊醫徒手推動脊椎移位的關節,協助患者舒展受創組織,剌激細胞重組,釋放關節內部壓力,從而治療椎間盤突出。
- 脊骨牽引療法 - 脊醫縛緊患者雙腿,單手固定被牽引治療的脊骨節段,對準每節脊骨施以連串輕柔的屈曲力,藉此減輕個別關節的壓力,有助治療椎間盤突出。
- 針法治療 - 在現代醫療中獲廣泛應用於無藥止痛法,能幫助鬆弛肌肉及減少疼痛。
- 運動治療 - 椎間盤突出治療和創後復元的重要一環,訓練肌肉以鞏固脊骨的正確姿勢。
其他腰痛症狀:腰部扭傷和肌肉勞損、小關節症候群、 骶髂關節扭傷、脊椎滑脫
相關個案探討:
* 以上列舉的只供參考,實際治療方法需經醫生診斷。
常見問題
1. 甚麼人會有較高風險出現椎間盤突出?
如您有以下風險因素,出現腰椎間盤突出的機會便會較高:
- 年屆30 - 50歲
- 家族遺傳
- 肥胖
- 曾經有背痛的病史(如拉傷或腰部有舊患)
- 吸煙(較非吸煙者高四倍)
- 不良姿勢
- 缺乏運動
2. 醫生會如何診斷椎間盤突出?
在醫學診斷上,醫生一般會運用到X光、電腦斷層掃描(CT)或磁力共振掃描(MRI)等方法為患者進行檢查,就能夠更確認椎間盤有否出現撕裂、突出,以及與硬膜囊、周邊神經組織的關係。
3. 腰椎間盤突出有沒有自行測量方法?
有4個自我測量方法,助您分辦自己是否腰椎間盤突出。 1. 站姿體前彎測量:如果患有腰椎間盤突出,當身體向前傾時,就會明顯感到痛楚;而向後彎曲身體時,疼痛感就會大大減少。 2. 單腳站立測量:如果很難做到單邊腳站立,甚至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,都是有機會是患上椎間盤突出 3. 仰臥直抬腿測量:躺臥在床上把腿伸直,慢慢地抬起一邊腳,如果在抬腿時明顯感到大腿有痛楚及麻痺感覺,您便有機會是患上了腰椎間盤突出。一般人在抬腿時可抬高至70度或以上,如您是少於60-70度,且伴有劇烈痛楚,就需要多加注意。 如您對椎間盤突出的原因及治療有疑問,請跟我們聯絡。
有疑問?
請跟我們聯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