脊骨矯正是以徒手進行的治療程序。脊醫會以手力推動脊椎移位之關節。


目錄
1. 脊醫為什麼要進行脊骨矯正 ?
久坐、搬重物、時常彎腰等等情況都有機會導致脊椎移位,而脊椎移位問題能令人坐立不安,非常困擾。要真正解決問題,不妨尋找專業脊醫進行脊椎移位治療。 脊醫透過脊骨矯正,改善及治療脊椎關節移位問題。脊椎移位、脊椎關節及其相連肌肉活動機理不正常時會出現以下症狀
- 本位疼痛及/或向周邊區域擴散的疼痛
- 受輕或中等力度按壓時會產生疼痛
- 活動時會產生疼痛
- 活動幅度受限
- 因神經功能受影響而出現的其他症狀,例如頭暈、麻痹及刺痛感等。
受過專業訓練的脊醫運用熟練、準確的手療矯正術,能使患者減輕痛楚、舒緩壓力。這是由於脊椎矯正治療能達到以下療效:
- 舒展受創組織,剌激細胞重組;以及
- 釋放關節內部壓力。
2. 脊骨矯正是怎樣進行的?
在經過仔細檢查、並確定移位及功能受阻的脊骨關節後,脊醫便會按以下步驟進行矯正治療:
- 固定關節:牽引受創關節,以限制其活動幅度及減少多餘的活動,即鎖緊關節。
- 施行推力:精確地對準受阻關節,用手力直接施以高速而窄幅的力度。
3. 進行脊骨矯正時有什麼感覺?
脊骨矯正過程中,小關節會在極短速的時間內被打開。這會令關節囊內的氣泡走出來,發出「噗」聲。不過,有時由於釋放的氣體量非常小,雖則矯正成功亦未必一定會發出聲响。因此,為確保關節已復位,脊醫在每次進行矯正後,都會再次檢查關節活動情况。
脊椎移位問題可大可小,單是疼痛感已能影響正常生活,嚴重的更會誘發其他疾病。患者應盡快求醫,透過正確專業的脊椎移位治療,改善問題。
4. 什麼是脊椎移位?
脊椎移位(又稱脊骨錯位),可理解為脊椎關節偏離了正常的活動機制,而其中一節(或多節)脊椎長期移位有可能導致關節退化、關節炎、甚至椎管收窄而擠壓脊椎神經。患者通常會有不同的痛症,其活動幅度亦會受到限制。脊椎移位經常會引致頭痛、肩頸背痛,甚至是手腳痲痺、肌肉無力等症狀;而脊骨復位矯正術則是最常見的治療方式。
5. 什麼因素會引致脊椎移位?
常見的脊椎移位原因可分為急性及慢性兩種。急性脊椎移位的原因包括意外受傷、搬運重物受傷、過分扭轉腰部等;而慢性脊椎移位的成因則包括長期坐立姿態不良、睡姿不正確、職業性勞損及傷害、運動創傷、肌肉疲勞等所致。